三门峡虢国墓地虢仲墓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全国十佳”

2023-05-28 08:49:58
分享到:

  三门峡虢国墓地虢仲墓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全国十佳”

  5月26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绍兴博物馆承办的“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推介活动”终评会在浙江绍兴举行。13名专家组成的终评委员会,听取了入围终评项目的现场汇报,实名投票产生“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和“2022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申报的三门峡虢国墓地虢仲墓(M2009)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入选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三门峡虢国墓地是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至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自1956年发现,至今止前后经过四次勘探和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文物丰富,墓地总面积32.45万平方米,探明各类遗址800余处,己发掘的260多座墓葬中出土文物近3万件。尤其是90 年代发掘的虢季和虢仲两国君大墓,因出土文物数量多,价值高和墓主人级别高,分别被评为1990年、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2001年4月,虢国墓地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虢仲墓(M2009)作为其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随葬文物数量最多的一座大墓,随葬器物达4598件,仅铜器可达2312件,其中青铜礼器共149件,铜器数量众多,品种齐全,且带铭文的青铜器多达60余件,为同时期同级别墓葬中出土数量最多。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及铭文,专家断定该墓葬为虢国一代国君虢仲之墓,时代为西周晚期,这在目前周天子墓葬没有发现的情况下,虢国国君墓葬的发掘出土,对研究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法及族葬制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墓葬青铜器因埋藏过程中长期受坍塌泥土的挤压破坏和墓葬复杂微环境中水、盐和有机质等有害物质侵蚀,大部分青铜器出土时呈现不同程度的断裂,残缺、扭曲变形、表面硬结物、穿孔乃至全面腐蚀等病害状态。这些病害的存在,不仅对青铜器的长期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也严重制约了文物展示作用的发挥,亟需修复。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博物馆的委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承担了虢仲墓(M2009)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任务。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家昌介绍说,接到任务后,我们综合利用多种现代分析检测手段,对该批文物进行现状勘察评估,进行科学分析,制定了详细的修复方案。遵循“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貌”等文物保护原则,依据有关规定和行业技术标准,采用传统和现代科技方法,对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344件青铜器进行修复保护:包括清除表面有害锈、避免其对文物本体进一步循环腐蚀,清除掩盖表面工艺纹饰信息的土垢凝结物和腐蚀产物,使器物原本艺术风格得以展现;完成变形、残缺、残断器物的矫形,焊接,补配和做旧等修整复原,恢复器物完整性和艺术风格。经过清洗、去锈、修整复原、表面缓蚀封护、做旧等工序,经过两年的艰苦工作,顺利完成修复工作。

  河南省文物局组织的验收专家组通过实地查验、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讨论交流后,认为该项目能够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行业技术标准,按照方案制定的技术路线进行保护修复工作,修复工艺科学合理,选用修复材料适当,保护修复效果较为明显,达到了预期目标。

  陈家昌说,保存环境是青铜器保护修复后是否继续腐蚀的决定因素,也是青铜器长期保存中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效的环境控制可防止环境突变,使青铜器与周围环境建立起一种稳定平衡。根据国际文物保护科学学会、国际博物馆学会、国际保存修复中心等组织推荐,青铜器文物应处于温度20℃,相对湿度40%以下的保存条件。目前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已建立起有效地温湿度调控、通风、空气净化等环境控制设备,营造出相对稳定的展室、库房保存环境,对已保护修复青铜器,进行了长期跟踪检查,未发现质变现象。项目针对部分脆弱青铜文物储放,开发研制的一种具有环境监测调控及身份识别功能的智能囊匣装置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